方城县自然资源局
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县自然资源局在县法政办和治县办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任务,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不断提高法治建设水平,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持续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一是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模范,带动全体干部职工依法履职。二是及时修订和完善法治建设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目标任务、工作计划等内容,通过领导带头学法讲法、法治主题教育、普法学习等形式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拓展自然资源领域法治思维运用的深度和广度。三是把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纳入局领导班子会议学习的重要内容,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自觉行动。
(二)不断加强依法决策能力和水平。一是组织落实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不符合改革要求的规范性文件提出修订或废止意见。二是对专业性较强的重大决策,如各类自然资源专项规划的修改调整等,均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均公开征求意见;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或者公众对决策方案有重大分歧的,举行听证会听取公众意见;对事关经济发展全局、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涉及生态环境、经济的,进行了风险评估。全年研究解决本系统内的重大复杂问题12件,所有重大行政决策均进行合法性审查。三是全面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单位聘请1名常年法律顾问,参与重大行政决策、重大行政处罚等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主动前置法律审查关口。
(三)扎实开展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通过信用信息平台系统公示、重大自然资源行政执法决定进行法制审核,全年共审核行政案件12件,召开法制会审30余次。二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全局行政执法人员经过培训和考试后,取得行政执法证件,才可开展行政执法有关工作。全年开展四次行政执法领域集中培训,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二次网上行政执法培训学习,三次集中考试,参训人员合格率100%。积极组织全系统执法人员参加网上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被省委网信办评为“2023全国互联网法律法规知识云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三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行政处罚案卷进行全面自查自评,5月份参加了县法政办组织的行政执法案卷集中评查活动,2份案卷被评为县优秀案卷。
(四)积极推进府院联动机制。积极落实行政机关正职负责人“五个一”机制,抓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健全行政机关参与支持行政诉讼机制,全年共办理行政诉讼案件15件,其中败诉1件,败诉率为6.6%,实现了行政发案率和败诉率“双下降”,行政负责人出庭率达到百分之百。充分利用附院联动机制,加强诉前调解,成功化解案件9件,在节约司法资源的同时也收到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
(五)深入开展普法宣传。高度重视法治宣传工作,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8.29测绘日、12.4宪法日普法宣传为契机,全年累计组织普法宣传六次,出动宣传车100余次、发放宣传页10000余份、宣传标语1500条,通过生动形象的宣传活动,提高了群众的认知度,达到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还存在不足,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缺乏全面系统学习,理解不深入,观念不够强,带头依法履责,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全局依法依规为民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与上级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二是依法行政工作需进一步提高。随着城镇化的加速,群众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涉及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征地信息公开、矿产执法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信访案件呈现频发高发趋势,给依法行政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三是法治文化建设方式需进一步多样化,自普法宣传活动开展以来,各项活动有序进行,但宣传形式只限于传统模式,普法形式单一。四是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需强化对违法违规行为的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到放管结合、并重,把更多的行政资源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
三、下步打算
2025年,县自然资源局将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大依法行政工作力度,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二是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严格履行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法定程序,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三是加大普法力度,提高领导干部法治素养,提升人民群众普法知晓率,夯实全民守法基础;四是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执法公示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
2025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