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方城县委 方城县人民政府
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方城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强化组织领导,着力构建“智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牢压实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工作职责
方城县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把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县工作重点,主要领导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汇报报告,研究部署重点工作,确保党中央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严格落实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采用“述法+现场提问+点评”模式,组织全县乡镇(街道)及县直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开展2023年度述法,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研究制定《方城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共性问题清单专项督察工作指引》,强化跟踪督导,限期整改提升,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任务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环节,强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依法履职尽责,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一是依法动态调整公开各部门权责清单,厘清权责边界,实现政府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二是强化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全年共发布便民服务事项2462项,办理时限压缩了92%以上,一网通办率达100%,极大方便了企业群众。二是积极探索“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坚持“一事一策”“一事一班”,第一批13个“一件事”已实现高效办理,最大程度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满意度与获得感。三是跨区域办理更加便利,方城县已与山东省潍城区、峡山区、十堰市郧阳区签订“跨省通办”协议,办理各类“跨省通办”业务1847件,企业群众好评率100%。四是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实现专项检查、投诉举报、转办交办、数据监测等个案线索处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结合,探索“双随机+信用分类”监管。五是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研究制定方城县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市场化专项方案》《方城县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法治化专项方案》《方城县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国际化专项方案》,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今年以来,共有15项典型做法被“营商环境看河南”采纳推广,14项典型做法被“中国营商环境”采纳推广,《方城县:打造数字化信用街区赋能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在10月17日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数字营商环境高峰论坛上荣获营商环境数字创新大赛二等奖。
(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一是实施重大行政决策项目目录管理,突出公众参与和法制审核,扎实开展风险评估,加强跟踪反馈和后评估,实现重大行政决策的全过程管理。在实践中探索建立了“法律顾问初审、科室复审、分管领导评审、主要领导把关”的“四级审核”制度。2024年,审查认定各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58件,向社会发布征求意见17件,收集反馈修改意见23条;向机构和行业部门征求修改意见17条,收集反馈有效建议13条,否决各单位提交重大行政决策事项23个。二是落实《河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健全审查备案管理机制,提升审核质效,开展专题培训3次,全年审核文件1560份,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57份。三是大力开展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充分发挥顾问作用,实现县乡两级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
(三)强化精准指导,提升行政执法能力。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健全行政执法岗责体系,实现执法全过程可回溯管理。加强执法装备配备,严格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落实,狠抓重大行政处罚备案管理。2024年,已备案105件,审查率100%。二是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严把资格审核关、注销关、年审关,县司法局与县纪委监委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对全县持证人员资格进行集中审查。全年换发行政执法证件170个,清理注销81个。三是强化考核培训,认真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累计开展线上培训22场、线下34场,完成全县1569名持证人员公共法律知识轮训及结业测试。
(四)创新执法理念,服务型行政执法再上新台阶。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指导,深化释法说理,突出跟踪回访,把行政指导融入行政执法全过程,加强宣传引导和常态防控,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违法。县交通运输局创新实施“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形成“交通执法路长制”工作模式,作为河南省唯一一个提升执法质效案例入选交通运输部典型案例。二是建立服务型行政执法联系点、联系员工作制度,县乡两级共设立20个联系点,配备20名联系员,进一步拓展行政相对人有序参与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的渠道。三是持续开展“微宣讲,走基层”活动,实现乡镇全覆盖,组织开展方城县首届服务型行政执法“微宣讲,走基层”实战教学选拔赛,荣获市级优秀组织奖。
(五)健全矛盾化解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贯彻实行“简案快办”、“繁案细办”模式,全年受理复议案件135件,召开听证会2次,案件办结率100%,复议机关出庭应诉35起,出庭应诉率较去年显著提升。二是加强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访调对接”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劳动人事争议等8个县级专类调解组织,矛盾隐患得到有效化解,县人民调解中心荣获全市“枫桥式”先进单位。三是推进行政诉讼“双下降”工作,创新实施“1+1+1+2”(月调度、月研判、月通报、双约谈)工作机制,全年行政诉讼败诉率降至全市平均水平以下。四是强化府院联动机制,开拓行政争议化解新渠道。2024年8月,召开方城县府院联动第二次联席会议,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批示,专题部署,举一反三强力推进工作落实。止目前,县联席办参与督促各单位化解行政争议72件,调解成功30件。
(六)加大制约力度,权力运行监督展现新成效。一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研究制定《2024年度全县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要点》《方城县2024年度行政执法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建立“专项整治+常态监督”工作机制,进行“伴随式”执法监督8次,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满意度。二是高质量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累计抽查行政执法案卷67卷,印发通报并督促整改落实。三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纪检监察监督,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回复率100%,满意率95%以上。
(七)强力攻坚克难,实现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新突破。一是在券桥镇召开全县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现场会,总结当前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二是组织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赋权事项评估工作,对已下放的乡镇61项职权、街道45项职权进行全面评估,推进赋权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三是加强基层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综合行政执法实质化运行,对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开展调研督查,对建设缓慢,进展不佳的乡镇下发督办函,督促整改。至目前,19个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开展违法占地、违规建房、街道治理等行政执法300余次,形成执法案卷93卷,逐步实现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实。
(八)突出法律服务普法惠民,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开展民法典、公平竞争、宪法、普法进校园等普法宣传活动1000余场次,受益群众20万余人。针对青少年、“三留守”重点人群,组织开展方城县第五届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民法典宣传月期间,我县普法活动2次被河南司法行政选作南阳市普法典型做法进行刊发。二是丰富创新普法内容和形式,深挖地域法治文化,将法治元素融入公园、小区等,打造百姓“家门口”的法治阵地,多维度、多层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三是将法治主题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大型古装法治戏剧《大汉廷尉张释之》,今年8月,河南省《古今探法》栏目以张释之为主题拍摄2期宣传片在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
三、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
一年来,方城县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规范性文件审核管理有了新提升,“双下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物理层面”向“化学反应”转变上还需深入,行政执法监督公众参与度有待提高,行政执法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还需提升,法治教育培训的个性化精准化实用性有待创新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短板弱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法治政府建设五年规划的验收之年。方城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健全制度机制,强力推进依法行政,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一是持续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强化素质提升。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极简审批、便利开办。三是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执法信息化,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四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强内部监督体系建设,优化司法、纪检、检察机关联动,提升监督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