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应急管理局
“信易+安全生产”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落实应急管理领域“放管服”改革要求,方城县应急管理局深挖潜力,加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建设力度,进一步发挥应急管理积极作用,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现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按照依法依规、改革创新、协同共治的基本原则,推动监管理念、监管制度、监管方式创新,建立健全包揽社会各个方面、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高效性,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结合“双随机、一公开”与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健全“信易+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联合惩戒和信用修复工作深入开展。
三、主要任务
(一)政务公开和信用信息归集
1、加强信用信息公开。依托“信用南阳”网站、河南省应急管理综合业务系统、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互联网+监管”、“互联网+执法”线上平台,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和“双公示”制度,每周四定期填报《方城县应急管理局“双公示”及四类行政管理信息归集汇总表》,让每个业务股室负责人和分管副局长签字背书,倒逼责任落实,对依法应当主动公示的行政许可、处罚等信息,做到“应归集、尽归集;应公示、尽公示”。
(二)“信易+审批”
2、健全信用承诺制度。对行政相对人申请材料实行容缺办理,根据《使用信用承诺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签订材料真实性承诺书。对信用程度较高的企业加快办理进度,开通绿色通道;对无信用惩戒信息的企业,加强承诺书和践诺信息归集,上传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信用较差的企业,一方面加强材料审核,严格审批流程,另一方面运用行政指导,开展信用修复。
3、拓展运用信用报告。鼓励企业主动运用信用报告,加快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资质审核和日常监管等事项中,充分发挥企业信用信息报告的积极作用。
(三)分级分类监管
4、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在前期开展分级分类监管的基础上,结合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管实际,对重点企业和一般企业采取不同策略,细化分级分类标准,分别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对重点企业在一年全覆盖的基础上,根据信用情况,采取提供行政指导等增益性服务的形式,帮助企业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对一般企业在三年全覆盖的基础上,对信用较好的企业减少抽查和专项整治检查次数;对信用较差的企业,采取严格监管的形式,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检查频次,依法实施监管。
(五)联合惩戒
5、依法开展联合惩戒。根据《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安全生产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豫应急〔2019〕81号)要求,将涉及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危害较大等违法失信行为的企业,按程序纳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并作为执法检查重点企业,适当增加执法检查频次。通过强化执法,督促企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促使企业诚信安全生产经营由被动变主动,提高思想认识依法生产,为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添砖加瓦。
(六)诚信建设
6、开展安全生产诚信宣传。通过各种渠道,结合各类宣传活动,面向全社会开展诚信宣传,营造良好诚信氛围。深入细致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加强企业运用、维护、提升信用能力,引导企业用好信用报告、开展信用宣传提升正面形象。积极宣传信用监管措施及其成效,引导企业认识、配合信用监管,对企业信用情况切实负责,形成全社会运用信用信息的有利局面。
7、开展内部诚信教育。对内开展诚信教育,转变干部作风,树立良好风气。干部出现失信行为的,通报所在单位及相关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对失信人加强信用修复,尽快恢复信用评价。
(七)信用修复和权益保护
8、不断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和权益保护,进一步规范信用修复条件和方式,按照“信用中国”网站相关要求,积极帮助符合修复条件的企业提交相关材料,修复完成后,按程序及时停止公示其失信记录,终止实施联合惩戒措施,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助力企业全力生产。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方城县应急管理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作用,定期研究开展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和重大事项。各部门配合牵头股室,加强工作中创新运用信用监管,宣传信用政策,提升企业诚信意识。
(二)强化主体责任。各股室按照实施方案的职责分工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和失信修复,依法开展联合惩戒。
(三)抓好示范推广和宣传。围绕信用承诺、信用修复、联合惩戒、信用信息开发等关键环节,深入研究分析,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形成工作特色和亮点。加强基层和一线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全媒体广泛报道,充分发挥部门网站、新媒体、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渠道作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