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乔出嫁了,大乔初上妆”!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东吴有美女小乔和大乔,大、小乔之美名满天下,而我今天要说的是方城县杨集镇潘河之上的旧桥和新桥,借东吴美人“小乔”来比喻潘河旧桥,用“大乔”来比喻新建的潘河大桥。
方城县杨集镇潘河“小乔”
杨集镇一九八一年前潘河上没有桥,当时的汽车和群众的农用架子车都是从水中走过去的,而行人则是摸着石头过河。杨集镇的潘河旧桥始建于一九八一年,到二O二一年被拆掉时止,走过了她四十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杨集镇四十年来的改革发展史,为杨集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历史性贡献。一九八一年建成的潘河桥,桥面宽8米,水泥钢筋护栏,拱形的赵洲桥式的钢筋水泥拱形结构桥,桥的两端留有四个大小不一的近似长方形的竖孔,以减轻桥身的重量,这是赵州桥式的设计风格。近几年来由于杨集镇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旧桥两头时常堵车,况且桥的承重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今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杨集镇党委、政府2021年经过研究决定重修潘河桥,从2021年5月份旧桥开始拆起到2021年12月底新桥建成时止,共历时七个月,新建的潘河大桥与原来的旧桥有很大的不同,新大桥在河中央有一座桥墩,桥面用修高速桥上使用的桥梁标准铺设桥面,在桥梁上方又浇灌了约40公分厚的钢金水泥灌层,桥两边的栏杆使用零点五公分厚的钢板架作护栏,整个大桥结构设计科学合理,美观大方,不同于旧桥的设计理念,新桥属于平板大桥,能够满足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杨集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重要的基础设施的改善将会大大助推杨集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杨集镇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方城县杨集镇潘河“大乔”
潘河大桥的南边即下游的河道治理是2020年施工建成的,建成后河道两岸呈现出美丽的秀美风光,大美的幸福湾以及毗邻的杨集镇人民党建(文体)广场,彰显出潘河之美,潘河两岸设置的霓虹灯映衬出的潘河夜景富丽堂皇,尤如当年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夜色,让人向往,由此杨集镇也渗溢着城镇化的气息,镇上的人民群众有了休闲的好去处,农民的幸福指数陡然上升,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埋在农民群众的心里,幸福感则是写在了人民群众的脸上。
方城县杨集镇幸福湾和党建(文体)广场
潘河大桥在修建的同时,潘河大桥的上游即北边大约100米处修建了一座漫水坝,河道两边用钢金水泥加固了河堤,河堤的处边修建了廊道,廊道外用石头水泥加固了护坡,河堤上也与大桥南边一样安装了大理石栏杆,栏杆上加装了霓虹灯,廊道两边整体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漫水坝上修建了一座小型的休闲通道,因此潘河两岸休闲时可以互通,我们镇的党委书记刘长顺给她起名叫龙门桥,漫水坝北边形成的湖面,起名叫如意湖,潘河桥南边河道的大湾处形成的湖面起名叫幸福湾,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霓虹灯亮起,犹如彩虹飘临人间,幸福的人群休闲在潘河两边的廊道上,潘河大桥南北所呈现的《潘河之美》真是更美了。
站在潘河大桥往北看,满眼的绿水青山,呈现出的是一幅美丽的七峰山潘河山水画卷,北面七峰山、骊山、杏山、丹阳山、灵山(牛心山)、羊头山、双山尽收眼底,七峰山、杏山前的明珠黑龙潭与潘河大桥相距不足二千五百米,黑龙潭如果没有村庄和树木的遮挡,黑龙潭的景色风光用肉眼可见,黑龙庙上曾有诗曰:
潜龙已受困,
尚不见云与;
贮看云四合,
飞去倒天庭。
方城县杨集镇潘河“大乔”夜景
我倒希望有一天:五龙也能象去西天取经的白龙马(小白龙.四龙)一样修成正果,挣脱七峰山的压迫,游出黑龙潭,顺潘河而下,游进如意湖,穿过龙门桥、潘河桥,冲进幸福湾,一飞冲天,奔向自由的天空,翱翔于宇宙之间,展示出其应有的能量,闯出一片新天地!
站在潘河大桥往南看,映入眼帘的是大美的幸福湾,杨集镇人民党建(文体)广场的金黄色灯柱、潘河两边的廊道以及河道上的大理石护栏。在幸福湾的湖面上可看到三五成群的白鹭在天空中翱翔,还有水中嬉戏的野鸭,这让我不仅感叹:如今的潘河之美真是更美了!有诗赞曰:
《潘河之美》美又美,
龙门桥外鸭戏水;
大理石栏两岸绣,
两廊通道南北透;
谁不说俺家乡美?
七峰山下潘河水!
游人不醉咱自醉,
龙门桥上逍遥随。
借问“大乔”何处住?
但观灯火阑珊处!